韓國大小事

韓國雜記:來韓國100天了! If you didn’t come here, you will never know how much you love your home.

韓國雜記:來韓國100天了! If you didn’t come here, you will never know how much you love your home.

這是我第一次離開家那麼長一段時間,雖然並非隻身一人,但仍感到心慌。

獨自在國外生活一直是我的人生夢想之一—想要在喜歡的國家,像當地人一樣生活,與各式各樣的人相遇、邂逅,認識與故鄉不同的世界。大二時,因為與朋友的一個心血來潮的約定,在今年的8月底踏上了韓國這個國家,開啟了11個月的實習生活,實現了一直以來的「在異國獨自生活」夢想。

 

夢想在無法實現的時候總是最吸引人

夢想這種東西果然是在無法實現的時候最吸引人。尚未達成目標而不斷努力時,夢想就像是個指標,指引著你向它奔去,給予我們努力的動機,讓我們即便在痛苦也願意堅持下去;夢想實現的當下,心情激動無比,比中樂透還令人振奮,但隨之而來的不真實與目標頓然消失總讓人不安。

當初為了申請這個實習,非常認真得念書,做了好多原本不會做的事。雖然很累,但那段時光真的很充實,有種努力活著的感覺。一邊念書,一邊準備書審資料,歷經了繁複到不行的申請過程後,通過了書審;到了緊張面試的關卡,受到幸運之神的眷顧,面試官人都很不錯,翻譯官也很認真得幫我翻譯回答,最後收到合格通知時,腦袋一片空白,完全不敢置信,畢竟當時我只不過是個毫無經歷的大二生,比我優秀的人太多了,但是我還是成為了10位台灣老師中的其中一位,非常感謝面試官給的機會與信任,只能說是非常興奮又開心,但同時卻有種缺少了什麼東西的感覺。

 

啊..要去韓國了啊..

收到合格通知的當下,腦海中最先浮現這句話,跟當初知道自己上了師大要去台北念書時的感受是一樣的。華語夏令營一結束,很快就回到台南待著倒數飛韓國的日子,那段期間真的廢到一個不行,看影片、看漫畫、看書,完全沒有心思做任何正經事,唯一做的就只是等待。現在回想起來,那時候的自己好像在逃避離家這件事情,能不想就不去想。

外婆在知道我要出國一段期間後心情一直不是很好,常常碎念著,說要叫爸爸不讓我去,在我出發的前一天講電話時甚至哭了。即將離開家一段日子,以我的個性照理來說應該是會大哭特哭,崩潰到個不行,但那時候不知怎的,異常冷靜,連到了機場,跟爸爸的互動也像是只是回學校一樣,平平淡淡,沒有哭也沒有特別的感覺,只是心裡總有種不踏實的感覺。

初到韓國的前三天,一直都跟其他台灣老師一起培訓,所以並不會感到孤單,反而有種畢業旅行的感覺。但培訓結束後,回到各自的宿舍,孤單無助的感覺真的是像海浪般襲來,前一刻還好好的,下一秒眼淚就掉了下來。我的宿舍在一個可以說是半山腰的地方,離其他老師的宿舍都有些距離,當初有個老師看到我在line上分享的位置標記,還以為我分享錯誤(´_ゝ`)

😮: 你好像分享錯位置了,你家出現在一個坎頂上,過去什麼東西都沒有。

🙆: 啊…那看來位置沒錯呢!

 

我的villa

家門一打開面對的就是有很多樹的山壁,每天都在蟲鳴聲中入睡、蟲鳴聲中起床。

家裡的沙發舊舊的,吸塵器因為上一位實習生沒有清理所以吸力很差,還以為是壞掉了;客廳與房間的拉門沒有辦法完全隔開兩個空間,後來我在陽台找到了小時的兩片拉門,加上一片壁櫥的門;我家還有個更衣室,裡面有個大衣櫃,但衣櫃裡一籃不知名的外國藥物與液體,還有一隻小熊,住的期間我對牠很是畢恭畢敬,畢竟還是有點可怕;此外,我們家更衣室床戶的外面就是走廊,但是窗戶怎麼樣都關不起來。

剛開始我都在更衣室吹頭髮,吹頭髮時總會盯著窗戶確定外面沒什麼東西,堅持到了夏末我還是放棄了,將吹頭髮的陣地轉移到客廳。總的來說,雖然我家的家具舊舊的,但是空間真的很大,一個人住真的有點太大了…還記得正式上課的第一天,因為在學校被學生的稱讚心情非常好,誰知一回宿舍就突然非常想家。打電話給爸爸媽媽還忍不住哭了出來,不管隔音好不好,哭得淅瀝嘩啦的。根據妹妹表示,在開擴音的電話另一頭,我的哭聲真的大到從一樓到三樓都可以聽得一清二楚。爸爸知道我住在大樓後,特別傳了關於火災的安全須知影片給我,結果看完嚇得我哭得更大聲哈哈哈。

 

If you didn’t come here, you will never know how much you love your home.

最崩潰的那個星期,一切都不熟悉,完全無法理解自己為什麼要來到這裡。雖然是自己花費了許多心力爭取來的機會,應當努力把握,但當時其實有過後悔的想法,不過漸漸熟悉後,非常感謝當初努力與勇敢的自己,慶幸自己真的很努力,所以可以來到這裡;謝謝自己堅持住,沒有半途而廢,所以可以遇到這麼多可愛的學生以及我最喜歡的仙美老師。

來到韓國後,我的廚藝也有了突破性的成長。最開始我連開火都做不好(每次開火開不起來時都會擔心把廚房炸掉),到現在能夠煮出好幾樣菜,甚至還有心力搞擺盤和做布朗尼;在台灣能不搭公車就不搭公車,在台北能搭捷運就搭捷運,在台南會有爸爸專車接送,但到了韓國後,反而很喜歡搭公車到處跑,公車簡直不要太方便!

在大學的宿舍中,我是住最遠的一個,每次回家搭高鐵也要將近兩小時的時間。因為要花的時間太多,我只有長假才回家,一個學期大概回家1-2次,那時的我覺得自己已經成長了很多,變成了一個勇敢的人,但是到了韓國之後才發現一切都只是假象。沒有成長很多,也沒有變得比較勇敢,只是習慣了而已。對於台南,對於家人,就像我在韓國認識的朋友Asa說的:“If you didn’t come here, you will never know how much you love your home.”

 

要感謝的人與事太多

以前讀課文「謝天」的唯一感想就是「這不是理所當然的嗎?」但沒有什麼特別的感受。到了外地獨自生活後,才能夠體會課文裡頭的「因為要感謝的人太多了,不如謝天吧!」。給我機會到韓國實習的教育廳廳長以及講學士、幫我翻譯答案的翻譯官、總是盡心盡力幫助我處理大小事的仙美老師、擔心我不好好吃飯,特地跑來我家煮飯和陪我到處跑的洪蕙、就算我英文不太好還是跟我聊天的英語原語民老師們、即便語言不通仍很努力的陪我聊天的學校老師、雖有有時候很吵很討厭但平常還是很可愛的學生們…要感謝的實在太多太多了,真的只能感謝老天爺,感謝祂把這些可愛又善良的人們帶到我的身邊,陪我成長。

今天是我第一次在星期三的排球時間下場打排球。一開始坐在場邊,一年二班的班主任怕我冷,把她的背心給我讓我蓋腳,後來又和其他老師把我拖去打排球。因為從來沒有照著規則打過,第一場整個在狀況外,但校部長和其他跟我同隊的老師一直鼓勵我,不管是稱讚我發過網但出界的球,還是隊伍得分時拉我一起歡呼擊掌,都讓我很不好意思但又很開心。後來很幸運得打了一記貌似還不錯的球,老師們更是讚嘆連連,說我運動神經不錯、很有潛力之類的巴拉巴拉,校部長更是興奮地大叫「유안씸이 운동 신경이 있어!!!」讓我超級不好意思的(o´罒`o)結束後,老師們帶著我練習、一起吃炸雞,副校長用「你們就像女兒一樣..」作為開頭,跟在場的所有女老師聊天……每件每件事都讓人很暖心。

 

100天

最後為了扣合標題來替以上不知所云的段落做個小總結。

「來韓國的100天」就像「情侶交往的100天」一樣其實沒有什麼意義,但又有它的重要與紀念性在,畢竟它代表我們堅持了這麼久一段時間。上課的第一天我在IG上寫著「習慣需要21天養成,我可能要哭個21天才會習慣」,大學朋友還安慰我說要趕快習慣一個人生活,不然養成的是哭的習慣怎麼辦。不知不覺中已經過了3個月,迎來了沒什麼特別但令人想好好記錄的100天,不哭了、習慣了,甚至已經開始在替實習結束回台灣的那天感到害怕與不捨。

用最多、最真心的感謝來紀念這個100天,用最大的力氣來努力生活,

目標是讓一年後的自己一點都不後悔,讓自己結束實習的那天能have something that makes saying goodbye so hard!

약속 도장 싸인 복사!

❤謝謝您耐心讀完我的文章❤


👏喜歡這篇文章的話,請幫我拍拍手
🤗也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互相交流喔

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